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总体规划_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总体规划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总体规划”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该对哪些绿地做出安排?针对各类绿地规划要求有哪些

2.湛江市公园条例

3.怀化市城市公园条例

4.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详细信息

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总体规划_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总体规划图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该对哪些绿地做出安排?针对各类绿地规划要求有哪些

       1、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编制内容:1)进行全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调查,以中心城区和城镇建设区为重点,对城市绿化现状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等)做出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指出影响湘潭城市绿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等。2)确定规划总目标、近中期远期目标,并建立相应的绿地规划指标体系。3)在现有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范围内绿化用地布局进行优化和完善,科学确定规划区内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空间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4)合理安排各类绿地布局,确定主要绿地位置、性质、范围、面积等,并划定城市绿线;提出绿地功能导向以及绿地系统分区,完善绿地网络,提出绿线管理要求、明确绿地系统指标体系。5)对各类城市绿地进行分类规划,分别提出规划要点和指标,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城市广场等。6)确定湘潭市所属的植被区域、植被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和建群种、优势种以及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乡土树种,明确树种配置原则和要求,确定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选定主要绿化植物品种名录;提出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明确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和古树名木保护对策。7)科学设置各类防灾避险绿地,形成一个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各项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防灾避险系统。8)、提出绿地系统分期建设规划,分近、中、远三期规划,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匡算等。9)结合绿地系统规划对规划区内地表水体进行保护和控制。10)提出相应的规划实施措施,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方面的措施。11)根据规划的具体内容,提出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用地协调措施。2、城市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1)确定地区的具体用地界线、绿地使用性质、绿地建设的各类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要求。2)通过指标体系的组合搭配,重点确定规划范围内各建设地块的绿地类型、指标、性质、位置、开发容量控制规模等控制性要求,明确绿线、蓝线的控制范围、标准和绿线管理规划,作为城市绿地规划、绿线绿章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3)通过对重要节点或比较重要绿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和景观方案示意,确定用地范围内绿地总体布局,形成各个片区特色的指导文件。4)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提出各类绿地的分期建设规划,对近期建设的重点公园绿地及重要节点的概念性方案及建设项目的投资概算。按要求编制好以下重点项目:宝塔木鱼湖公园;杨梅洲公园;黄梨嘴湿地生态公园;昭山、凤行山;步步高大道、芙蓉大道、迅达大道;沿江风光带;社区公园;二桥北桥头公园;板塘公园等的概念性规划方案。

湛江市公园条例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社区文化公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社区公园建设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玉带山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在哪里

       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

       玉带山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具体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370号字水中学6号。玉带体育公园沿着芒稻河东岸,呈南北向带状。虽然取名来自玉带社区,但覆盖的范围包括引江社区、禹王宫社区。

       体育公园是指有较完备的体育运动及健身设施,供各类比赛、训练及市民的日常休闲健身及运动之用的专类公园。

       广州拟规划新增800个社区公园和街心公园

       广州拟规划新增800个社区公园和街心公园,凸显“小而美”“小而精”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在广州街头、乡村,悄然出现了很多微小公园。根据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广州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2035年)》,全市近期拟规划新增公园共828个,其中800个为社区公园和街心公园。而《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5)》草案中则描绘了广州2035年的城市建设图景,其中,绿地建设将是影响广州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

       这些被称为“口袋公园”的小公园长什么样儿?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公园虽小讲究不少,它们凸显“小而美”“小而精”,不同的公园有不同的特色,选址、功能均有奥妙,甚至公园里种什么花,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越秀区今年拟建成10个口袋公园

       “年,越秀区计划建成口袋公园10个。”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工程师周秉尧介绍,越秀区目前在法政路-越秀北路、东湖路-永胜上沙和农林东路3处成功开展了试点建设,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最早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利用城市中一些闲置废弃的场地进行改造,主要为社区增加更多可供休憩、活动的小型公园。口袋公园主要特点是规模较小、功能简单、选址灵活、高频使用,是绿色、舒适、放松、安全的小空间。

       周秉尧说,越秀区已初步形成一套兼具便民休闲、历史传承、夜景照明、海绵城市和特色花园五大要素,适合越秀区情的口袋公园建设模式。

       小小公园甚至考虑到了雨水处理

       越秀区建成的三个口袋公园,在300平方米—1000平方米之间,很小,但都多元、简便、适用。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永胜上沙口袋公园,看到这里紧靠一个公交车站,人流量较多。“我们把公园路径与行人道接轨,无缝衔接,从而拓宽了公交车站后的人行道,提高行人和上下车乘客的通行体验。”园林设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规划设计时深入分析场地周边市民活动和通行需求,着重优化市民通行体验,重新布局出入口、园路,拓宽人行及活动空间,梳理布局绿化植被,按需配置休憩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提高公园使用率,打造家门口的绿色休闲空间。

       口袋公园建设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采用建设下凹式绿地,将景观建设和雨水处理有机结合,实现“渗”“滞”“蓄”“净”“排”处理。永胜上沙口袋公园就通过降低公园绿地标高,入口设置下凹式卵石滩集水点,利用绿地与卵石沟形成海绵体,保留原有大树自然形成“小绿岛”,使雨水最大限度在园内缓冲消化。法政路项目则巧妙利用地形高差营造贯穿全园的跌级草沟旱溪景观,将海绵城市设施景观化,以草沟作集水沟,景石、枯树干引导雨水缓冲和下渗,卵石滩蓄水、排水,缓解周边排涝压力。

       口袋公园里的花也是大有讲究。每个公园都根据区域生境特点设计了一种特色花卉和若干种不同季节开花的观花植物,如凌霄、天堂鸟、碧桃、新几内亚凤仙等名优花卉,“小而精”,有特色。

       “我们是一园一花式。”园林工程人员介绍,法政路、永胜上沙、农林东3处口袋公园的特色花卉分别是凌霄、天堂鸟、碧桃。

       小小公园一凳一墙皆有文化渊源

       口袋公园都建在什么地方?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项目试点遴选优先选择历史文化和史迹相对集中的地段。比如法政路周边有广东政法学堂、湛家花园、广州古城墙遗迹、镇海楼,永胜上沙有东湖新村、新河浦历史建筑群、东山湖公园、许广平故居、广九火车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永胜上沙口袋公园就选用了东湖新村的历史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主题。东湖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曾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纯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广州第一个有电话的小区,第一个注重集中建设公共配套的住宅区,开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的先河。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口袋公园的艺术化坐凳是提取东山湖公园九曲桥造型和颜色设计的,而镂空景墙则是提取清水砖墙概念设计的。总之,口袋公园里处处都有文化渊源。

       社区微改造造就了社区邻里广场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广雅路的西湾东社区文化广场是一个街心公园,位于3栋老旧楼梯楼的中间,是一个三角形地带。这里安装有健身器材,老人早晚在这里锻炼身体。这个小公园还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常举行一些党建社区活动。

       “过去这里杂草丛生,蚊虫滋生,街坊经过都绕道走。现在环境变优雅了,在附近散步的人,心情也变得愉快一些。”附近居民符**告诉新快报记者,她在这里居住了10多年,看着这个小公园的改变。如今,公园内地面平整,敞亮干净,老人小孩休闲时喜欢来小公园里坐一坐,走一走。

       据荔湾区西村街道负责人介绍,老城区的空间有限,这个小公园属于见缝插针,只有两三百平方米,是利用原来的场地进行改造而成。近两年来,西村街将这个小公园纳入社区微改造中,根据群众的意见,首先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把杂草除去,将地面硬地化;其次给居民增加活动设施,并增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建宣传专廊,将其打造成西村地区的党建阵地。

       随着社区微改造的延续,今年,西村街还将打造5个街心公园,这些“社区邻里广场”将作为社区邻里关系的纽带,以该社区特有的文化进行不同的主题建设,包括在地铁西村站附近及广雅社区、长乐社区等共4个社区,将打造成书香社区、志愿服务、家风主题、消防主题休闲公园等主题的邻里文化广场。据介绍,目前这一批小公园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底完工。

       通过艺术设计最大限度增加美感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市的口袋公园“颜值”都很高,原因是它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景观,通过艺术设计最大限度地增加美感。

       位于越秀区二沙岛最东端的艺术公园原来是废弃停车场和封闭的亚运通道,树木杂乱茂密,道路不通,设施老旧,行人罕至,无法满足市民休闲活动和城市景观需求,与二沙岛西端的开放式绿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如今的艺术公园基本上是通透的,游客无论站在哪个地方拍照,都可将“小蛮腰”摄入镜头。此外,这里也是欣赏西塔、东塔等地标和珠江夜景的最佳观赏点。站在这里,能将一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摄影爱好者孙先生说,艺术公园非常适合拍摄,无论拍人物、建筑还是风景,基本上是360度无死角。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艺术公园以“钻石”造型为基础,打造成片的钻石型草地,并种植三种不同色泽和质感的草坪植物,形成界线分明的趣味草地;以“珠江水”为纽带,运用3种色差的石材,拼成大面积市民活动广场,与钻石型草坡有机连接,并连通海心沙4号、5号引桥和二沙岛南北人行道。

       此外,草坪还用玻璃进行了“切割”,玻璃下就是彩灯。“夜晚,彩灯将大草坪‘切割’成一颗有机的大钻石。用无人机从空中拍摄,效果非常明显。”孙先生说,艺术公园看上去珠光宝气十足。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李应华 谢源源

       涞水新城华银城有什么环境优势?

       远看山城近看水,华银城被太行山环绕,拒马河穿城而过,430亩城市中央公园,社区文化公园环绕。

       住在属于自己家里,推开家里的窗户,可以远眺太行山的巍峨雄伟,可以俯瞰拒马河潺潺的河水一路南行,茶语饭后和家人在社区公园里聊天散步,在城市中央公园里亲子活动,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享受。

       另一方面,北京目前最让人头疼的不再是拥堵的交通、拥挤的人群,而是挥之不去的雾霾,华银城所在的涞水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5%,被称为北京的“后方绿肺”,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是北京的10倍,PM2.5年平均值是40,如此优越的环境,不仅能让我们身心健康,尤其对孩子和老人的身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所有处于打拼阶段的年轻人,最愧对的就是父母和孩子,因为没有时间来陪伴他们,就算是节假日也无暇顾及,要么景区太远,要么哪儿人都多,在华银城就可以弥补这样遗憾,周边数十个国家级景区,在家门口就可以旅游,节假日带着家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珠海乐士文化社区公园怎样坐车

       珠海乐士文化社区公园附近的公交站地点及距离如下

       荣岱市场(公交站)224.02米

       30路(格力康乐园--拱北)

       荣泰小学(公交站)344.77米

       30路(格力康乐园--拱北)

       人力资源中心(公交站)433.43米

       5路(湾仔--海虹总站)

       15路(南屏科技园--香洲)

       漾湖明居西门(公交站)473.23米

       30路(拱北--格力康乐园)

       造贝(公交站)475.15米

       5路(湾仔--海虹总站)

       15路(南屏科技园--香洲)

       41路(造贝西--福溪北)

       42路(格力康乐园--锦绣阳光花园十期)

       45路(华发水岸--上冲总站)

       60路(湾仔--吉大总站)

       204路(平沙--海虹总站)

       602路(五山沙龙--香洲)

       602A路(富山工业园--香洲)

       坦洲拱北A线(锦绣国际花城--城轨珠海站)

       B3路(湖心路口总站--海虹总站)

       禹州市夏禹公园简介

       夏禹公园西接海曙区丽园南路,北靠夏禹路,南临庙后河,东面庙前河,建设面积约22016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约11318平方米,建有303个地下停车位。夏禹公园以“变化的生活,相伴的记忆”为定位,融入文化元素,旨在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开放式滨水社区文化公园。

       公园整体分为五大区域:休闲入口活动区,作为公园主要入口,运动草阶结合座椅、特色廊架,并搭配夏禹文化元素,形成各式活动空间;核心阳光草坪区位于公园中心,大型阳光草坪配上多功能健身步道以及眺望台等,供市民进行各项休闲活动;市民综合广场区位于公园西部,以市民强身健体、文娱活动为主,下沉活动广场、溪流山涧、夏禹文化墙、发光看台等;生态滨水区主要为公园临水一侧的滨水步道,将美观与实用合为一体,设有荷塘月色、垂柳拂岸等特色景点;生态林区与夏禹路相邻,种植生态背景林将公园与马路自然相隔,形成独立的休憩空间。

       公园的植物配置以香樟、银杏、沙朴等乡土树种为主体骨架,同时通过种植荷花、黄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软化岸线,丰富植物层次。

       商丘在建一座大型公园,占地约92.9亩,建在哪里呢?

       商丘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_,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华商之源”的美誉。商丘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公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市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不少的城市都在修建城市公园。位于商丘的江华路与豫苑路的地方,将要修建一座名为珠江公园的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高城市公园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建设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

       珠江公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61936.43平方米(92.9亩),地下总建筑面积约为37000平方米,其中专业队工程3700平方米;人员掩蔽部11100平方米;物资库22200平方米。防护等级为防核、防常规武器五、六级,防化级别为乙、丙、丁。

       珠江公园是集文化、生态、休闲、创新于一体的社区性主题文化公园,设计通过对商丘酒文化的深入挖掘,满足市民健身休闲的需求。公园各设计了老年人、青年人、儿童各自的健身娱乐场所,他们在这里能享受属于自己的运动休闲时光;按照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采用雨水花园的做法,设计自然集水、蓄水的生态循环水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成为集市民防灾、避难、社会服务的综合服务体。景观设计主要分为四大空间:文创娱乐综合空间、酒酿文化传说空间、休闲体育活动空间、自然生态停车空间。这座公园是一处面积较大的巨型公园,将会将其打造成为一处以文化,生态,休闲,创新等为一体的主题公园,也是一处社区文化公园,这座公园一旦修建完成,不仅为河南新增了一处公园景观,更是打造了商丘地区的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怀化市城市公园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等生活需要,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公园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

       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管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公园,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具有良好的园林景观和比较完善的设施,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游览休憩、防灾避险和科普宣传等功能,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场所。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等。

       公园实行名录管理。公园名录的确定和调整,由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出意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第五条 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公园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县(市、区)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公园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城乡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公安、水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第六条 公园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加强行业培训和交流,协助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监督管理。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公园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投资、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园的建设、管理。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八条 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自然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的内容应当符合总体规划。

       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应当包括规划布局、功能形态、周边景观风貌控制等内容。

       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专项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经过批准的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布,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报经批准。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园用地的公益性质和使用属性。

       因公益性市政建设项目确需改变公园用地使用性质的,应当按照就近补偿同等面积同等质量用地的原则,编制公园用地调整方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后,按照法定程序和批准权限进行规划调整。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公园应当符合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公园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拟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的功能、特性、规模和发展方向,综合考虑防灾避险、人民防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传统文化特色、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健身运动等多种功能的需要,组织编制公园的设计方案。第十一条 公园内的各类设施应当按照《公园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进行设置,并与公园功能相适应。

       公园出入口、主要园路、建(构)筑物出入口以及公共厕所等场所应当设置无障碍设施。第十二条 公园内设置水、电、燃气、通信等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应当符合公园景观和相关安全规范要求,不得危及游客安全,不得影响植物生长。第十三条 公园内不得建设与公园功能无关的建(构)筑物。

       公园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构)筑物,不得损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公园绿地,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公园绿地,须经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已占用的必须限期归还,并恢复公园绿地的使用功能。第十五条 严格控制公园地下空间开发。确需开发的,应当征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依法办理规划许可。

       开发地下空间,不得妨碍公园植物的生长,不得破坏公园景观,不得影响公园的使用功能。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详细信息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公园健康发展,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投资或者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资建设的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法律法规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纪念性公园等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园,是指在城市和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园林景观和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文化健身、科普宣传和防灾避险等功能,并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场所。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纪念性公园、滨水公园等)、社区公园和游园等。第四条 城市公园发展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公园主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的城市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公园管理的相关工作。

       公园管理单位负责城市公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公园管理单位。第六条 城市公园实行名录管理。城市公园名录应当包括名称、类别、位置、面积、范围、保护控制要求和管理单位等内容。

       城市公园名录的确定及调整,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出意见,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公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保障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所必需的经费,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第八条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第九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同规划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公园专项规划。

       市、县(市)人民政府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时,应当同时报告城市公园专项规划的编制、修改和实施情况。第十条 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结合历史人文、民族特色、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市民多样化需求,规划建设专类公园;

       (二)规划新建五公顷以上居住区必须预留百分之五以上面积的土地实施城市公园建设;

       (三)旧城区改造应当结合城乡统筹建设、城乡环境整治、改造规模和周边公园布局情况,按照市民出行五百米见公园绿地的要求规划建设社区公园、游园,并配备相应设施;

       (四)合理设置与城市道路、公园规模等相配套的停车场、公交车停靠站点,并保障公园内交通微循环与城市绿道绿廊等慢行交通系统有效衔接。第十一条 城市公园专项规划应当经过论证、听证等方式征求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专项规划草案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城市公园专项规划在批准前,应当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市、县(市)人民政府对审议意见进行研究处理,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处理情况后批准执行。第十二条 城市公园专项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园用地,除因国家重点工程、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改变其用地性质。

       确因前款规定情形需要改变城市公园用地性质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实行占补平衡、占补同步,补划符合条件的地块与项目建设同步建设城市公园,并按照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组织修改城市公园专项规划。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公园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制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批准的城市公园专项规划;

       (二)符合公园设计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

       (三)符合周围环境、自然条件;

       (四)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设施配套要求。第十四条 城市公园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条件,以乡土植物造景为主,合理配置植物群落,注重人文景观、民族特色、生态效应和文化艺术教育内涵,提升公园品质和功能。

        国土空间(1)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为了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家园,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根据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编制,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3),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切实组织实施,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贯彻执行。

       本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土空间以及内水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海洋既是目前我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全文如下:

       国发[2007]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的任务,按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现就做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粮食生产规划、交通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同时,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以上述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为支撑,并在政策、法规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二、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前瞻性、全局性地谋划好未来全国人口和经济的基本格局,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二)主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人口与经济在国土空间合理、均衡分布,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和城乡人民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坚持集约开发,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其他城镇点状分布的城镇化格局,提高土地、水、气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尊重自然,开发必须以保护好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确保生态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城乡统筹,防止城镇化地区对农村地区的过度侵蚀,同时,也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供必要的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强化海洋意识,充分考虑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做到陆地开发与海洋开发相协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开发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有序适度开发的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编制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在大规模开发过程中,既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又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政府对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设计和总体布局,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和区域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符合主体功能区的定位。

       三是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从全局利益出发,谋求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要做到局部服从全局,全局兼顾局部。

       四是处理好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主体功能区要突出主要功能和主导作用,同时不排斥其他辅助或附属功能。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是集聚经济和人口,但其中也要有生态区、农业区、旅游休闲区等;限制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但在生态和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也可以发展特色产业,适度开发矿产资源。

       五是处理好行政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关系。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打破行政区界限,改变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方法,同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也需要依托一定层级的行政区。

       六是处理好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要分工协作,相互促进。优化开发区域要通过向重点开发区域转移产业,减轻人口、资源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和生态环境的压力;重点开发区域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超载人口的能力;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要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生态屏障和自然文化保护区域。

       七是处理好保持稳定与动态调整的关系。主体功能区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禁止开发区域要严格依法保护;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逐步扩大范围;重点开发区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适时调整为优化开发区域。

       三、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任务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组成,分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会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编制,规划期至2020年,并通过中期评估实行滚动调整;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县级人民政府编制,规划期至2020年。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分析评价国土空间的基础上,确定各级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开发方向、管制原则、区域政策等。

       (一)分析评价。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先要对国土空间进行客观分析评价。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对全国或本地区的所有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作为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分析评价采用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统筹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即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主要包括:水、土地等资源的丰裕程度,水和大气等的环境容量,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的生态敏感性,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等的生态重要性,地质、地震、气候、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发程度等。

       二是现有开发密度。主要指特定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程度,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开发强度等。

       三是发展潜力。即基于一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定区域的潜在发展能力,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科技教育水平、区位条件、历史和民族等地缘因素,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取向等。

       (二)确定主体功能区。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居住、交通和产业发展等对空间需求的预测以及对未来国土空间变动趋势的分析,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

       确定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后,要根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明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开发时序、管制原则等。

       国家层面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不覆盖全部国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域按照法定范围或自然边界确定;要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阐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开发战略等,明确确定省级主体功能区的主要原则,以及市、县级行政区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的主要职责。

       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行政区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确定为相同类型的区域,保证数量、位置和范围的一致性。对行政区国家主体功能区以外的国土空间,要根据国家确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省级主体功能区,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位于省级行政区边界、均质性较强的区域应确定为同一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沿海省区陆地主体功能区与海洋主体功能区要相互衔接,主体功能定位要相互协调;对重点开发区域要区分开发时序;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可以适度开发矿产资源,但原则上应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省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域要确定为禁止开发区域。

       (三)完善区域政策。

       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关键要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主要有:

       1.财政政策。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

       2.投资政策。逐步实行按主体功能区与领域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3.产业政策。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4.土地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

       5.人口管理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

       6.环境保护政策。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开发区域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域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严格保护。

       7.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四、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确保工作进度。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9月形成初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意见,经“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评估论证并做修改完善后,于12月报国务院审议。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全面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对国土空间进行专题研究和综合评价;2008年6月,形成规划初稿,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相邻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衔接;2008年9月,根据衔接意见修改形成的规划,再次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衔接;2008年11月,根据衔接意见形成规划送审稿,与专家论证报告一起报省(区、市)人民政府审议。

       (二)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支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积极指导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抓紧组建本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

       (三)改进工作方式。要广泛动员多学科力量,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理论和技术路线的研究,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细化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方针,科学系统地安排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承担规划的咨询、论证和评估等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四)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制队伍,加强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为规划编制安排必要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国务院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2011年6月8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载了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已于2010年12月将这份规划印发全国各省份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要求尽快组织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规划》包括规划背景、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能源与资源、保障措施、规划实施等6篇,共13章。《规划》还收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和20幅图等3个附件,全文7万多字。

       《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指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土空间以及内水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序 言

       第一篇 规划背景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自然状况

       第二节 综合评价

       第三节 突出问题

       第四节 面临趋势

       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一节 开发理念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划分

       第三节 重大关系

       第三章 开发原则

       第一节 优化结构

       第二节 保护自然

       第三节 集约开发

       第四节 协调开发

       第五节 陆海统筹

       第四章 战略目标

       第一节 主要目标

       第二节 战略任务

       第三节 未来展望

       第三篇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

       第五章 优化开发区域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

       第六章 重点开发区域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第七章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发展重点

       第三节 其他农业地区

       第八章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类型

       第二节 规划目标

       第三节 发展方向

       第四节 开发管制原则

       第九章 禁止开发区域

       第一节 功能定位

       第二节 管制原则

       第四篇 能源与资源

       第十章 能源与资源

       第一节 主要原则

       第二节 能源开发布局

       第三节 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五篇 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 区域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

       第二节 投资政策

       第三节 产业政策

       第四节 土地政策

       第五节 农业政策

       第六节 人口政策

       第七节 民族政策

       第八节 环境政策

       第九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第十二章 绩效考核评价

       第一节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节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第六篇 规划实施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

       第二节 省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第三节 监测评估

       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附件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表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表2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表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表4 国家森林公园

       表5 国家地质公园

       附件3:附图

       图1 中国地形图

       图2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

       图3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

       图4 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图5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

       图6 开发强度示意图

       图7 开发区分布图

       图8 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图9 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图10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图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图12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

       图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

       图14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图15 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

       图16 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

       图17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图18 人口集聚度评价图

       图19 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

       图20 交通优势度评价图

       好了,今天关于“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总体规划”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总体规划”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